当流量红利见顶、广告失效、价格战失灵,爆品还能怎么打?小米用一套“参与感”方法给出了答案:让用户从“看广告的人”变成“造产品的人”。文章拆解小米五步走——唤起感知、共创产品、即时反馈、身份赋能、自传播裂变——形成低成本、可持续的用户驱动增长闭环,并给出汽车门店、新消费品牌等跨行业落地模板。看完即可复制,把顾客变合伙人,把新品冷启动做成长期护城河。
一、导语:为什么爆品越来越难做了?
在过去,打造一个“爆品”似乎并不难。选好赛道、砸点广告、请个代言人、上几个平台铺货,销量自然就来了。但如今,这套公式正在迅速失效。用户越来越“聪明”,他们不再盲从明星背书,也不再轻易相信品牌承诺。流量成本持续飙升,平台红利逐渐消失,连一线品牌都面临“新产品三个月就卖不动”的困局。
更深层次的变化是:消费者开始向“参与者”转变,他们渴望被尊重、被听见、被共创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小米靠着“参与感”理念逆势打造出一款又一款爆品。没有砸巨额广告,没有明星站台,它却用用户的力量完成了营销闭环。这不是玄学,而是一套系统的、可复用的产品思维与运营逻辑。
本文将拆解“小米参与感方法论”,总结出一套低成本、可持续、用户驱动型的爆品打造闭环,为正在寻找增长突破口的你,提供一套更适配当下的打法。
二、小米参与感的底层逻辑
——用户不是消费者,而是“共创者”小米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智能硬件市场中打造出一款又一款爆品,背后最核心的武器,不是硬件配置,也不是广告预算,而是一种名为“参与感”的运营哲学。
雷军曾在公开演讲中反复强调:“小米不是卖手机的,我们是做‘用户交互’的公司。”而这句话的背后,就是小米对“用户角色”的重新定义——用户不只是消费者,而是品牌共同成长的参与者、推动者和传播者。
1. 从“被动购买”到“主动共创”
传统的产品逻辑是:企业研发—生产—宣传—销售—用户购买。用户只是在终点上掏钱买单。而小米的逻辑则是:从起点就把用户拉进来。